
威斯尼斯人615cc棋牌烹饪产业学院由学校与北京天禄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共建。学院以烹饪工艺与营养为核心,依托名师团队,打造中餐、西餐及云南滇菜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,通过“传统+国际”双轨模式,培养兼具民族文化认知与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,推动云南美食生态国际化及中餐全球化发展。
校企协同育人
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培训联动模式
学校与企业协同构建 “烹饪+” 产教融合创新体系。通过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实训培训教学模式,搭建涵盖数字化技术、实训操作环境及教学资源应用的全流程产教融合生态;建设在线培训资源库,支撑校内校外的技能人才培养服务;创设赛训一体实训空间,“以赛促训”推动高技能人才持续孵化;依托数字化实训教学培训构建技能人才档案,精准助力人才就业、行业发展及定向培养;以数字化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,打造“双师型”教学团队,树立地区专业技能标杆,形成 “教学-实训-竞赛-就业-产业” 全链条贯通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格局。
北京天禄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岩
校企双方依托云南丰富的餐饮资源和滇菜非遗技艺优势,打造云南滇菜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。通过“课程开发+师资共建+就业保障”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,构建起现代学徒制“双导师”护航、就业“订单式培养”全覆盖、证书与实战能力双提升、国际化本土化双驱动就业、校中厂“可生产、能盈利”的实战基地五大核心优势,致力于培养“综合素质高、敬业精神好、动手能力强、上岗适应快”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五大核心优势
优势一:现代学徒制“双导师”护航
烹饪产业学院实行“学校教师+企业导师”的双主导模式。50余名一线名厨担任实践导师,直接参与学生的实训课和项目化教学。学生在校即可接触宴会设计、冷拼雕刻等真实餐饮项目。
优势二:就业“订单式培养”全覆盖
校外实践项目
北京天禄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学校合作办学共建方,已在全国建立100余个“师带徒”基地,学生实习直接进入企业一线岗位,优秀学员可优先签约成为储备店长、后厨主管。同时,还与星级酒店、食品龙头企业、连锁餐饮品牌建立了定向输送通道,确保学生“毕业即上岗”。
优势三:证书与实战能力双提升
学生可考取中西餐烹调师、营养配餐员等5类职业证书。学院鼓励支持优秀学生通过参与滇菜非遗比赛、省赛、国赛 、咖啡师职业技能竞赛等实战项目,实现“一专多能”,增强核心就业竞争力。
优势四:国际化本土化双驱动就业
学院依托企业跨国餐饮资源,开设“国际餐饮定向方向”,构建“语言+技能”双轨特训模式。通过校企合作定制培养,优秀学员可直接进入海外中餐连锁品牌、国际邮轮等实习就业,实现“云南学厨,全球上岗”的职业梦想。
优势五 校中厂“可生产、能盈利”的实战基地
烹饪实训教室
校企双方参考国内外优秀院校“校办中央厨房”模式,共建全链条生产型实训基地,深度融合教学与产业需求,把课堂变成生产线,让学生成为“带薪学徒”,构建“可生产、能盈利”的产教融合新范式。通过真实订单驱动教学——承接预制菜生产、节令食品加工等业务,学生可以深度参与原料采购、标准化生产、成本核算等全产业链环节,实训成果直接转化为商品销售;引入企业化分红机制,组建“生产班组”,学生可按订单完成量和利润获取绩效奖金,实现“带薪实训”;构建智能化生产场景,配备智能炒菜机器人、3D食品打印、自动化包装线等先进设备,使学生同步掌握传统烹饪技艺与现代餐饮工业技术,培养方向精准对接中央厨房管理员、食品厂长等岗位,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实战育人闭环。
现代学徒制“三阶段”培养体系
学院遵循技能学习的规律,在学生技能培养过程中推行“底层通用、中层分立、拓展赋能”三阶培养体系。即第一阶段夯实专业基础,以岗位兴趣为引导,调动学生内驱力,积极学习专业领域内基础知识;第二阶段强化技术技能,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方向,跟随企业导师“一对一”学习,不断提升技能水平;第三阶段职业技能提升,开设餐饮项目管理课程,鼓励学生参赛考证,形成“基础奠基-专长精进-创新赋能”的递进式成长路径,助力学生精准对接行业多元需求。
成长心声
让我们走进企业、走进学生
一起来看看在“师带徒”实践中
他们的成长体验吧~
“我在北京麦金地通过‘师带徒’的方式,在后厨的风味岗位上进行学习。起初我还并不适应北京的生活节奏,但如今我已经渐入佳境,甚至愈发喜欢上这种快节奏带来的充实。每天跟着师傅学习制作地道的拉面以及各类风味小吃,还深入了解了不同菜系的特点,这种踏实靠谱的成长令人非常着迷。”
——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 陈信涵
“现在我在北京王府井一家后厨学习标准的打荷工作流程。在打荷这个看似平凡的岗位上,我系统学习了各类食材的预处理方法与各种料汁的调配技艺,在技能提升、团队协作等方面都有了进步,为未来自己在烹饪道路上的长远发展筑牢了根基。”
——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 徐兴钊
“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,我经历了适应工作节奏的挑战,也发现了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——如今我不仅提升了刀工效率和备料能力,更在菜品创新搭配、艺术装盘等细节中锻炼出了职业素养。”
——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 王鸿
“如今我在面点房学习面点制作,从揉面力度到蒸制火候,每个阶段都要用分秒丈量,每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。一路走来,我成长颇多,不仅自身的技能得到极大提升,更明白了在这个岗位上的责任与担当。”
——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 张怡
企业评价
北京天禄源企业名师、中国烹饪大师 李可
“威斯尼斯人615cc棋牌培养的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色,能干、肯干、敢吃苦,不论在厨房的哪个岗位都坚守如初,秉持着老一辈 ‘勺把子笔杆子一个都不能丢’的匠人精神,在实操过程中学习热情非常高,经常向师傅请教,认真细致地将点滴经验与技巧记录下来。通过这样的积累,手艺得到了稳步提升。而这一切优异表现的背后,也离不开学校的精心培育。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教学体系完整,校领导与老师们给予了学生全方位的关怀,这份关怀也延续到了学生的现代学徒制学习阶段,让学生带着扎实的基础与满满的信心踏入企业,可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不断发光发热。”
未来,校企双方将继续
以“教学-实训-竞赛-就业-产业”
全链条贯通为引擎
深耕“双师型”师资培养
让更多“德技双修”的烹饪工匠
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
让云南美食的芬芳飘向远方!
来源:烹饪产业学院
初审:熊碧霞
复审:刘婉瑜
终审:何家伟